政史經濟書籍占大多數
中紀委網站的右下角處,有一個廉政論壇的板塊,其中分為“觀點”、“理論視野”、“廉政博客”和“讀書”四個欄目。點開“讀書”欄目,就可以看到中紀委網站向黨員幹部推薦的所有書籍,除此之外,還有黨員幹部的“讀書感悟”。
在推薦書目欄目中,除了有圖書簡介之外,網站編輯還將書中精彩部分作為文章選摘,讓讀者能更細緻地瞭解這本書。
法晚記者梳理髮現,中紀委網站創建至今,共向黨員領導幹部推薦了56本書,書籍體裁涵蓋了詩歌、文學、人物傳記、理論等,涉及的領域包括政治、經濟、法律、哲學、歷史等多個方面。
56本推薦書目中,涉及政治、歷史、經濟方面的書籍最多。其中有29本聚焦於政治問題,包括《公共外交與跨文化交流》、《中國道路:一名西方學者眼中的中國模式》、《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等。
有26本書籍為歷史書籍,包括《史記精講》、《中國經濟史》、《領導幹部讀黨史經典》、《歷史的軌跡: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等。
經濟方面的書籍包括《中國經濟雙重轉型之路》、《亂世中的大國崛起:中國如何應對金融危機的世界》等。
社會治理和反腐最看好
法晚記者通過這些書籍進行類型細分統計,發現社會發展治理和反腐倡廉方面的書籍最多。
社會發展與治理方面的書籍共有18本,有避免地球資源遭到災難性的毀滅,關於城市、核能以及對轉基因重新思考的《地球的法則:21世紀地球宣言》,有對村民監督委員會的“制度設計”進行探討的《村委監督委員會實踐與思考》等。
反腐倡廉類書籍共有15本,有司法部“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重點研究項目,分析腐敗的根源、腐敗的機理、腐敗的危害、控制腐敗對策的理論書籍《控制腐敗法律機制研究》;有各行業公職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在“照鏡子、正衣冠”,查擺行業不正之風時的參考《履職忠告——公職人員清正廉潔讀本》。
還有國外的反腐倡廉經驗,梳理日本戰後腐敗現象發生的歷史軌跡及日本社會解決腐敗問題的有效經驗的《戰後日本的腐敗與治理》;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美國的腐敗史,涉及的領域從公共工程到公司治理、從特許權到食品藥品監管的《腐敗與改革——美國曆史上的經驗教訓》。
其中還有兩本對於紀檢系統歷史介紹的書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紀律檢查工作大事記》、《輝煌歷程——黨的紀律檢查工作三十年》。
14位外國作者受推崇
56本推薦書目中,共有14本為外國作者所寫。其中,美國人9本,英國人2本,日本、意大利、前蘇聯人各一本。
記者整理髮現,推薦的外國書籍多為社會發展進程中發達國家的治理經驗或教訓,能給正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社會提供一定的思考和啟發。
《論中國》是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博士唯一一部中國問題專著,該書也在中紀委網站推薦書目當中。該書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外交戰略的制定和決策機制,以及對“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抗美援朝、中美建交、三次臺海危機等重大外交事件來龍去脈的深度解讀。
中紀委網站在《論中國》簡介中評價:“本書用世界視角、國際眼光,重新解讀中國的過去和未來,凝結了基辛格博士的戰略理論以及對中國問題數十年的研究成果,註定將成為讓世界認識中國、讓中國重新認識自己的一部重量級作品。”
全球著名的財經專家——意大利人洛麗塔·納波利奧尼曾參與各國銀行和金融組織的顧問工作,同時她還是一位中國問題專家,發表了眾多關於中國問題的專欄文章。其作品《中國道路:一位西方學者眼中的中國模式》也是56本推薦書目之一。
黨員幹部對薦書有需求
今天上午,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林喆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分析說,對於黨員領導幹部而言,他們對於推薦的書目是有需求的。
在中央黨校從教的林喆,經常都要給正處級以上的黨員幹部在職研究生班上課,每次上課前準備的講稿的背後,都會列出講稿參考書目及3本推薦課後閱讀的書目。
“實際上幹部學員要求看書、要求學習的心情是很迫切的。”林喆說。在中央黨校,林喆有一堂課叫“西方法學經典名著”,這是幹部最喜歡聽的課。林喆向他們推薦柏拉圖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洛克的《政府論》、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黑格爾的《法哲學原理》、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學原理》。
“學生特別喜歡聽,不少幹部學員在課後還主動要求給他們開書目,這是這些年來幹部學習出現的新的風氣。”林喆說,他們對這些書單很珍惜,每次都如獲至寶地拿回去。
林喆說,並不像外面傳的,幹部不讀書,其實他們和博士教授接觸,也想成為這樣的人。“一個學者型的幹部對民眾是有感召力的。”
文/記者王選輝實習生邱冬勇
(原標題:56本書)
- May 17 Sat 2014 04:30
中紀委網站推薦56本書 15本為反腐書籍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